跳到主要內容

辦學理念

辦學理念

(一)倡導多元智慧,推動全人教育

肯定多元智慧,建立多元價值。教導學生多元學習,培養學生看重自己,欣賞別人的胸襟。五育並重,因材施教,引導學生適性發展,激發學生潛能,以「全人教育」為目標,養成人格健全,自信開朗,關懷社會,愛護自然的現代化公民。

(二)建立學習型組織,追求卓越創新

學校是學習的園地,營建開放自主的學習環境,培養主動積極的研究風氣,鼓勵教師充實專業知能,創新教學方法,提昇教學品質;導引學生獨立思考,明辨是非,勇於嚐試。構築願景,凝聚共識,強化組織變革與創新的能力,追求卓越、創新、發展。

(三)紮根本土,放眼國際

加強鄉土教育,涵養學生愛家、愛校、愛鄉、愛國,珍惜環境,感恩惜福,尊重傳統,永續發展的觀念。並因應國際化趨勢,培養學生開闊的胸襟,宏觀的視野,前瞻的眼光,流利的外語,並培養學生擁有人文與科技素養,提高未來國際競爭力。

(四)提昇行政效率,建構精緻優質教學環境

行政支援教學,建立「教學優先」觀念。擬定學校發展方針,改善教學設備,充實教學資源,完備資訊網路,美化學校環境,規劃人性化學習空間,關懷弱勢,營建友善校園;並且塑造民主廉能、決策透明、高效率、高服務的行政團隊,使學校成為「老師用心、學生開心、家長放心」的精緻優質教學環境。

(五)鼓勵參與,建立溫馨和諧的校園文化

溫馨和諧的校園氣氛是學校進步的動力。暢通溝通管道,鼓勵共同參與,透過民主機制,調和意見,培養「服從多數,尊重少數」的民主素養,以期「自尊尊人」、「自愛愛人」、「教師懷抱教育愛,學生常懷感激心」,塑造溫馨有愛的校園文化。

(六)結合社會資源,發展學校特色

體認家長不是教育的「旁觀者」,而是「參與者」。鼓勵家長參與教育活動,尊重家長興革意見,發揮家長會正向功能。結合社區及校友會等社會資源,爭取民間社團支持,加強與大學、友校的學術合作,落實高中職社區化合作機制,推動社區資源共享、交流,謀求學校與社區的共利共生、共存共榮。

 

經營策略 -- 應用轉化領導,帶動同仁追求卓越

(一) 強調「領導」而非僅是「管理」

領導強調「做對的事」,旨在解決問題,偏重策略層面;管理則是「把事情做對」係遵循指示行事,偏重技術層面。

(二) 強調「工作表現」而非僅是「參與」

工作表現較易產生滿足感,而參與只是一種契約性的需求。

(三) 強調「目的性」而非僅是「計畫性」

成功的學校領導應是在所有成員中建立共識,而此共識一方面指引學校努力的方針,另一方面則是提供所有成員發現學校生活意義的機會。

(四) 強調教師和學校的能力而非僅是給予方向

不僅教師對工作具有辨明、支持、導引的能力,更重要的是校長、教師、家長、學生等皆有能力建設具有特質的學校。

(五) 強調「績效責任」而非僅是「監控」

教師與學校實作表現的監控並不能替代真正的績效責任,它僅是績效責任的一種過程。

(六) 強調「內在的動機」而非僅是「外在的動機」

轉化領導是一種附加價值領導,其所持策略是「酬賞係在工作的意義中」,而且要激發並提昇同仁更高層次的道德與心理層次。

(七) 強調「同僚的合作關係」而非僅是「意氣相投」

同僚的合作關係強調教師和校長共享工作價值,彼此在工作上親近和互相協助。而非僅是氣氛友善、愉快、和諧而已。

 

激發變革並維持動能以提昇競爭力

(一) 建立變革準備度

創造一種需要改變的感覺,即讓同仁感受到對現有工作的不滿意,而願意嘗試新的工作程序、科技或行為。積極效果的關鍵在於真實的溝通,並且對組織變革帶著積極的期望。

(二) 克服對變革的抗拒

變革會造成組織及個人的抗拒而難以執行,基本上處理的策略是運用同理心予以支持、進行有效的溝通,並鼓勵相關同仁參與、投入。

(三) 提供變革資源並建立推動者的支持系統

實行變革通常需要額外的財務及人力資源,因此在變革過程中須評估特殊資源的需求與編列「變革預算」,並給予推動者概念性與情感性的支持,變革才會成功。

(四) 發展並增強新的技術與行為

以訓練課程、在職訓練、輔導等方式發展新的技術與行為,並運用獎酬系統予以鼓勵與讚揚以增強並維持新的技術與行為。

跳至網頁頂部